为什么你这么靠谱却没有升职?
|
发表时间:2014/11/10 浏览 1721 次 |
摘要:在普罗大众的想象中,辛勤工作是成功之母这个观点已经根深蒂固,任何人不会因为相信它而被视为傻瓜。但不幸的是,组织(像人一样)很少遵循这种理想模式,这就是他们经常要求一种行为、但实际上却奖励另一种行为的原因所在。这种做法当然令人困惑。 案例: 我可以在这里发泄一下满腔郁闷吗?前几天,又有一位曾经一起共事的同事获得晋升,成了我的顶头上司,现在负责整个部门的运营工作。这种事其实以前也发生过,无论是在这家公司,还是在我过去的工作单位,按理说我现在应该习惯才对。 尽管我不想给人留下爱发牢骚的印象,但我不得不说,这次似乎特别不公平。我已经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七个年头,从来没有错过哪怕一个项目的截止日期,哪怕按时完工意味着晚上加班,周末不休息。有一次,我因为一个小手术住院,也没有停止手头的工作。 相比之下,我们的新老板去年才加入这家公司,尽管不那么可靠(这样说已经算客气了),他还是被视为一位明星。制定晋升决策时,高管们真的那么看重外表而轻视实质吗?还是说,只有像我这样的笨蛋才相信辛勤工作应该获得回报? “靠谱”的人不一定能得到提拔 在普罗大众的想象中,辛勤工作是成功之母这个观点已经根深蒂固,任何人不会因为相信它而被视为傻瓜。但不幸的是,组织(像人一样)很少遵循这种理想模式,这就是他们经常要求一种行为、但实际上却奖励另一种行为的原因所在。这种做法当然令人困惑。 那些不太敬业、能力不足的同事为什么能够从众多中层管理者中脱颖而出,平步青云。他们究竟做了什么事情?正如你已经注意到的那样,智力超群的人不见得能够受到重用。大多数公司充满了“头脑聪明,但职位纹丝不动”的员工。 原因在于,最勤奋的员工很少主动接受那些足以让他或她受到关注的巨大挑战。“稳健可靠的形象是通过一系列小成就确定下来的。小成就赢得小印象分,”所以,追逐大项目可以获得大成就。这样一来,你的声誉甚至能够掩盖难免出现的错误。上级领导往往能够记住做过大事的人。干活靠得住固然很好,但仅凭这一点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目前在企业中最流行的大多数口号都带有误导性,甚至毫无价值。比如那种认为取得进步需要激情的观点。激情是最被滥用的商业术语。 只有等到“大家都知道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冷静地提出好几种方案(而不是充满激情地坚称我的方式是正确的),才开始拾阶而上,步步高升。”人们之所以获得提拔,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他人,特别是(但不仅仅是)老板喜欢跟他们一起工作,而激情往往会引起同事的反感。不管怎样,你最好的想法或许都会被采纳,根本没必要敲桌子,忘却激情,给人以冷静和公正的印象,往往更有助于你获得晋升机会。 再来探讨一下另一个熟悉的商业术语:“以结果为导向”。这是一个程度的问题,你必须干出成绩。但如果你过分痴迷于短期内将会发生的事情,往往就会忽略更长期的竞赛,错过扩展自身技能的良机。 对于那些倾向于深钻某个狭窄专业领域的人来说,这种导向尤其危险。领导层最终会依据你掌握了多少种不同技能,你是否能够顾全大局,来对你进行评估,决定是否提拔你。如果你过分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上级就不会认为你具有领导才能。 还有一个概念经常对勤勉一族的晋升之路造成致命影响:“问责制”。在许多公司,这个词汇现已成为“管理者严苛要求同事的一个借口,遭受苛责的人群甚至还包括并非这些管理者属下的同僚,这些人现在也不想跟他们合作了。” 更有可能赢得晋升机会的工作方式是,帮助别人获得成功。如果你经常耐心指导下属的工作,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承担起责任,你就会被看成一位领导者,而不是一位工头。 当然,每一家公司和每一位管理者都不一样。因此,这些观念可能根本解释不了你为什么总是错过晋升机会。然而,鉴于你对这种境遇“愤愤不平”,为什么不尝试一下这样的做法,更认真地观察一下那些受到重用的同事呢?他们或许正在做一些(或者没有做)同样有助于你获得晋升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