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在华薪酬:竞争力减 日趋中国企业
|
发表时间:2005/9/22 浏览 6331 次 |
工资增长幅度低于传统行业
从90年末开始,发达国家加快了制造业包括高科技行业的低附加值环节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步伐,跨国公司逐渐形成了在发达国家从事技术研发等高附加值业务而把低附加值的制造环节和相关职能安排在低成本国家的全球化产业布局,从而带动了中国内地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相应的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关行业的就业人员的薪酬水平也水涨船高,迅速拉大了和传统行业的收入差距。但美世咨询的调查显示,这种趋势正在悄悄的发生逆转,2004年高科技行业的工资增长幅度甚至已经低于传统行业。
报告显示,2003年至今,高科技业的工资待遇水平稳中有升,但是增幅不大,甚至低于各行业平均水平。
专家分析认为,高科技行业薪酬标准本身已经很高,调资的幅度自然就少。同时,培训机会、福利安排等隐性的薪酬比其他行业要高得多,因此企业在考虑人力成本的时候会把这部分考虑进去。
但同样是高科技行业,同样是在高位运行,美世咨询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和印度的调查显示,工资增幅均高于各行业合计增幅。报告中,以印度为例,2004年各行业合计增幅为10.3%, 而高科技行业的增幅为13.8%.
事实上,高科技行业工资增长幅度的降低,有世界性的高科技公司受IT和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经营状况下降的影响,同时,也显示以承接高科技制造业转移为特征的发展路径已经进入了一个"平台期",由于大部分低端的制造业已经打上了“made in china”的标签,依靠“量的增长”的潜力日显疲软,进一步的扩展有赖于“质的提高”,逐渐向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如核心技术、关键器件扩展,才能够产生更大的收益,同时容纳更高的薪酬总量。
由于前几年高速发展对大学生择业所产生的“示范效应”,计算机等高科技关联专业成为大学生的首选专业,以及高校扩招之后的大学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队伍,预计高科技行业的底层职业竞争程度还有可能加剧,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可能进一步抑止工资水平的上涨。
北京工资增幅低于上海
地域性薪酬标准仍存在着差距,以中国两大城市北京和上海为例。调查显示,上海的高科技业工资增幅略高于北京。上海高科技业2003年工资增幅为7.2%,高过了北京2个百分点;2004年增幅下滑为7%,但仍然略高于北京的6%.
即使单独分析高层管理人员的数据对比,北京的增幅也同样低于上海,在北京,高层管理人员的工资增幅(年均增幅4.8%)低于平均水平(6.2% ),而上海的高层管理人员(年均增幅7.56%),无论是固定工资还是可变工资,增加幅度均超过平均水平。也就是说,作为高科技行业的一个高层管理者,在上海似乎更有可能获取丰厚回报。
一行业人士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平均值收纳有低层IT加工制造类员工的缘故, 而IT加工制造类员工在北京IT群体中,占了不小的比例。
而《IT时代周刊》深入分析认为,这种差异更多的与两地政府行为有关, 上海市政府长期以来对高科技业多方扶持,给予政策优惠。同时作为高科技的创业投资和孵化的热点地区,上海是国际关注的焦点。此地区高科技业的发展环境似乎更为优越。
北京拥有全国最雄厚的高校资源和科技力量,中关村更是长期以来被誉为“中国硅谷”,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本土IT企业的代表如联想、方正、紫光以及跨国公司总部都在这里安营,所以很长时间内北京都是高科技人才所向往的“圣地”,但随着上海浦东的开发,长三角高科技产业带的崛起,北京的“高科技高地”的地位大有被上海后来居上逐渐超越的趋势,高科技领域之间的沉浮也对两地的实力对比产生了微妙的影响,比如北京相对来说在信息产业的优势更大,但信息产业由于激烈的竞争,行业内企业的赢利能力大大降低,而通讯、芯片、游戏、电子商务等新生的高科技产业却逐渐在长三角地区发展壮大。同时,上海和周边城市杭州、苏州等城市一起形成了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而北京却相对的比较孤单。著名IT评论家方兴东更直言不讳地提出“中关村之死”.
地区之间产业上的变迁自然会引起薪情的变化,这是导致北京上海之间工资增长幅度差异的根本原因,我们判断,受益于产业集聚所带来的"马太效应"的影响,这种趋势还会进一步发展。
高科技行业的工资增长幅度 (%)
北京 上海
工作类别 2003 2004 2005 2003 2004 2005
高层管理 4.1 4.6 5.8 7.6 7.3 7.1
一般管理 5.2 6.3 6.7 7.8 7.7 7.2
专业人员(销售类) 4.9 5.6 5.6 7.7 7.5 7.0
专业 |
|